虚堂眄平冈,积翠淩天半。彷像识瑶台,熹微窥玉案。
颇疑巨灵力,刬削非一旦。森森古树齐,奕奕朝霞烂。
地近巘易陟,池清莲不蔓。莺啼午梦残,客至琴声断。
胜境契中襟,雅怀知弗畔。翛然忘物我,讵肯存崖岸。
马迹遍幽燕,华颠乐村闬。居夷非矫曲,悼猛得前算。
巇崄世所趋,真淳日彫散。跬步视安危,片言几理乱。
苟能领斯会,未觉身为患。嘉谋谅贻厥,岂曰誇殊观。
题平山堂次黄先生韵。元代。赵汸。 虚堂眄平冈,积翠淩天半。彷像识瑶台,熹微窥玉案。颇疑巨灵力,刬削非一旦。森森古树齐,奕奕朝霞烂。地近巘易陟,池清莲不蔓。莺啼午梦残,客至琴声断。胜境契中襟,雅怀知弗畔。翛然忘物我,讵肯存崖岸。马迹遍幽燕,华颠乐村闬。居夷非矫曲,悼猛得前算。巇崄世所趋,真淳日彫散。跬步视安危,片言几理乱。苟能领斯会,未觉身为患。嘉谋谅贻厥,岂曰誇殊观。
(1319—1369)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,字子常。九江黄泽弟子,得六十四卦大义及《春秋》之学。后复从临川虞集游,获闻吴澄之学。晚年隐居东山,读书著述。洪武二年,与赵埙等被征修《元史》,书成,辞归,旋卒。学者称东山先生。有《春秋集传》、《东山存稿》、《左氏补注》等。 ...
赵汸。 (1319—1369)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,字子常。九江黄泽弟子,得六十四卦大义及《春秋》之学。后复从临川虞集游,获闻吴澄之学。晚年隐居东山,读书著述。洪武二年,与赵埙等被征修《元史》,书成,辞归,旋卒。学者称东山先生。有《春秋集传》、《东山存稿》、《左氏补注》等。
食槟榔白。。王佐(汝学)。 首夏一夜雨,霜花千苞开。不嫌茅舍贫,清香日日来。徐步探小园,嫩白纷蕤葳。膟膋出肠胃,琼瑶有根荄。一味紫烟外,百和惟取裁。呼童南园隈,薄采新年栽。灵芽呈雀舌,枸酱剸龙胎。何当赍灵符,浩劫昆明灰。和香一入口,春风行百骸。肺腑畜瘴腥,固结难推排。顷刻发轻汗,清飙扫云霾。豁开胸中天,寸境何恢恢。云汉转无声,星斗皆昭回。天机动一闼,天籁鸣九垓。开襟当凉风,洒洒何快哉。
相思引 其二。宋代。袁去华。 晓鉴燕脂拂紫绵。未忺梳掠髻云偏。日高人静,沈水袅残烟。春老菖蒲花未著,路长鱼雁信难传。无端风絮,飞到绣床边。
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一。明代。王恭。 解印行歌出将营,千军流泪共含情。邹阳书上谁称屈,王粲才高赋谩成。天连故国铜鱼远,霜落寒江白雁鸣。自愧神交惊此别,不堪离恨更沾缨。
秋怀二首。宋代。王炎。 镜中忽忽老侵寻,政坐文穷自陆沉。独对西风搔短发,欲谋小隐背初心。江湖鸿雁天将冷,篱落黄花秋又深。拄笏看山聊尔耳,懒弹绿绮索知音。
夏雨不绝柬张蜀望。明代。杨慎。 南滇六月朱夏凉,叠叠云岚浮晓光。林花含笑远天静,江草唤愁终日长。阑风伏雨淹客路,回谷深溪非我乡。城隅隔手不相见,车马经过淋潦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