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

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朗读

寄命湖船带梦游,又依海客恋残秋。

楹书壁挂成千劫,波影花光聚一楼。

映照须眉能玩世,支离皮骨故工愁。

持杯各在飞鸿侧,咽入天风与唱愁。

陈三立
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
陈三立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二月春风特地寒,江楼独自倚栏干。个中讵有行藏意,且把前峰细数看。

()

日暮江逾阔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鸟,远浦挽船歌。

万物艰辛里,劳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
()

游子陟皇路,幽人啸碧林。南北既异天,情意复铅金。

愿言奏雅歌,既翕和且耽。巍巍山自高,洋洋水自深。

()

酒满金船花满枝,年年高会趁花时。

莺啼燕语芳菲节,春水晴山祓禊词。

()

仁人坐高斋,忘机宅真粹。鱼鸟沐馀恩,树石蒙善气。

珍哉岛上禽,托身良得地。

()

夜长睡不著,起坐索衣添。莫道秋无信,凉飔已入檐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