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山三两家,新笋已成竹。门前老佃夫,缚笔编茅屋。
虚堂移匡床,中厨馈斋粥。自云田家贫,伏蜡治食肉。
绕宅多树杉,废圃偶蓺菊。时艰需将才,棨戟遍宗族。
自愧筋力衰,畎亩伴黄犊。三河覆全师,又为塞翁福。
去年风雨和,储米七十斛。盐豉幸知酿,差不负吾腹。
语久月出斗,拂草止予宿。瓦瓶留榻前,椒姜点茶熟。
杨四留宿。清代。汪士铎。 春山三两家,新笋已成竹。门前老佃夫,缚笔编茅屋。虚堂移匡床,中厨馈斋粥。自云田家贫,伏蜡治食肉。绕宅多树杉,废圃偶蓺菊。时艰需将才,棨戟遍宗族。自愧筋力衰,畎亩伴黄犊。三河覆全师,又为塞翁福。去年风雨和,储米七十斛。盐豉幸知酿,差不负吾腹。语久月出斗,拂草止予宿。瓦瓶留榻前,椒姜点茶熟。
(1802—1889)江苏江宁人,字振庵,别字梅村,晚号悔翁、无不悔翁。幼时家贫习商,后乃力学。道光二十年举人。咸丰初,因太平军入南京,逃至安徽绩溪,授徒为生。后充鄂抚胡林翼幕宾,谋划镇压太平军。所撰《乙丙日记》,述太平天国典制,颇具史料价值。晚年授国子监助教衔。学术初以三礼为主,作《礼服记》等。后治舆地,补赵一清、戴震注《水经注》,释以当时地名。另有《南北史补志》、《汉志志疑》、《江宁府志》、《同治上江二县志》及《汪梅村诗文集》等。 ...
汪士铎。 (1802—1889)江苏江宁人,字振庵,别字梅村,晚号悔翁、无不悔翁。幼时家贫习商,后乃力学。道光二十年举人。咸丰初,因太平军入南京,逃至安徽绩溪,授徒为生。后充鄂抚胡林翼幕宾,谋划镇压太平军。所撰《乙丙日记》,述太平天国典制,颇具史料价值。晚年授国子监助教衔。学术初以三礼为主,作《礼服记》等。后治舆地,补赵一清、戴震注《水经注》,释以当时地名。另有《南北史补志》、《汉志志疑》、《江宁府志》、《同治上江二县志》及《汪梅村诗文集》等。
次韵晚入五华寺。明代。胡粹中。 向晚寻幽寺,明霞飞远林。四山新雨歇,一径绿苔深。松老齐僧腊,泉鸣和梵音。阶前两驯鹿,去住识禅心。
同周车驾邵宪副宴马大参旧署。明代。黎崇敕。 南旺山河是旧游,相逢何幸此登楼。孤台远带千峰色,一水中分两地流。石畔葵榴侵客袂,门前杨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胜,李杜遗文好更求。
诸路发解劝驾。宋代。吴潜。 东郡衣冠盛,南宫榜帖新。诸科唐取士,数路汉得人。鸣鹿殷勤意,攀龙变化身。若为明主献,忠谠要披陈。
初至襄阳与熊心开总理夜话。。梁朝钟。 虎帐铜壶夜气清,羽林十万静无声。单于冬入残三辅,汉上秋成絷九营。勿虑卫青终失宠,无劳贾诩更谈兵。吴山楚水年馀别,残角空阶尽月明。
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 其七。清代。陈诜。 洗竹遥山出,流泉到曲池。可怜波万顷,黾勉对沦漪。
怀李聪峦随宦新甫 其七。明代。申佳允。 一望云烟渺,蛩声四壁秋。有怀频问月,无兴强登楼。水隔三秋恨,星分两地愁。相思浑不寐,欲汎剡溪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