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读柏舟诗,遥遥慕芳轨。两髦实我仪,靡他矢之死。
不谓千馀年,闻风有麦氏。麦氏村家姑,羞与村姑伍。
十六归延陵,茹荼不言苦。拟学双鸾飞,忽作孤鸾舞。
一醮义不忘,妾命轻如土。母也不谅人,烦言益酸楚。
母谓妾无儿,怀中抱孤女。母谓妾无田,衣食在机杼。
妾心一片铁,不入红炉灭。妾心万钧石,不触洪波裂。
发何剪兮元可截,妾心白兮不可涅。柴门寂寞草芊芊,冷落风霜六十年。
六十年中无笑面,此日开颜见所天。潭流山下水悠悠,潭流山上多松楸。
松楸不彫水不竭,清风万古留荒丘。吁嗟妇人谁似麦,心如冰兮肌如雪。
至今热永村边水,流到墓前不敢热。
吊热水吴节妇。明代。郑奎光。 予读柏舟诗,遥遥慕芳轨。两髦实我仪,靡他矢之死。不谓千馀年,闻风有麦氏。麦氏村家姑,羞与村姑伍。十六归延陵,茹荼不言苦。拟学双鸾飞,忽作孤鸾舞。一醮义不忘,妾命轻如土。母也不谅人,烦言益酸楚。母谓妾无儿,怀中抱孤女。母谓妾无田,衣食在机杼。妾心一片铁,不入红炉灭。妾心万钧石,不触洪波裂。发何剪兮元可截,妾心白兮不可涅。柴门寂寞草芊芊,冷落风霜六十年。六十年中无笑面,此日开颜见所天。潭流山下水悠悠,潭流山上多松楸。松楸不彫水不竭,清风万古留荒丘。吁嗟妇人谁似麦,心如冰兮肌如雪。至今热永村边水,流到墓前不敢热。
郑奎光,恩平人。明神宗万历间贡生。事见民国《恩平县志》卷一七。 ...
郑奎光。 郑奎光,恩平人。明神宗万历间贡生。事见民国《恩平县志》卷一七。
过吕梁 其一。明代。边贡。 解缆洪流树,侵星过吕梁。风云犹帝里,山水即吾乡。砚拂秋岚湿,衣沾晓露凉。长年欣暑退,伊轧棹歌长。
雪霁同涤尘至黄龙洞。。李冰若。 小别经三月,重游阅十年。竹深藏古寺,雪霁涨新泉。黄泽祈无竭,红梅待吐妍。徘徊旧池畔,不分已华颠。
题谢孝子。清代。赵良栻。 娱亲仍著老莱衣,慈竹平安愿已违。北斗香焚虔午夜,西山景迫恋春晖。诚通神鬼幽兰洁,梦入池塘寸草腓。十有八年如一日,抱铛孺慕等依依。
杂兴十首 其一。宋代。方一夔。 前程在处暗危机,脱迹红尘入翠微。清水一竿张钓具,白云四壁挂樵衣。马惟画骨空嗟瘦,龙不点睛那解飞。差有陈编相伴住,时将诗句洗前非。
盗贼。宋代。刘敞。 村落枹鼓起,城楼刁斗频。畏涂深虎豹,行路入荆榛。故老人人怨,烽烟处处新。桃源容客棹,属意武陵春。
碧山吟社流馨亭落成时中秋后一日。明代。谈悌。 税憩适时暇,胜在城西隅。紫氛霭佛刹,绿柚含华濡。昔彦丽词藻,往躅何宏舒。蕴藉渍沥液,德辉披琼琚。亭虚湛丰草,杞棘方芟殳。拘云袭芳若,架虹通游鱼。良宴溢浩思,醉曳青霞裾。